銀河系和仙女座大星系已經開始進入合併過程

 仙女座星系(Andromeda galaxy, M31)是離銀河系最近的大型星系,大約250萬年遠。天文學家估計:由於仙女座星系正以每秒110公里的高速衝向銀河系,大約50億年後,這兩個星系將碰撞合併。所以,在M31逐步向銀河系靠攏的過程中,地球的天空景觀將漸漸地改變。不過AMIGA計畫(Absorption Map of Ionized Gas in Andromeda)提出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:其實不用等上幾十億年,因為這個合併過程已經開始了!

想像中數十億年後,仙女座星系直徑比滿月直徑還大6倍時的景象。 Original background shot of the moon by Stephen Rahn. Andromeda galaxy image via NASA. Composite photo by Tom Buckley-Houston.
圖一:想像中數十億年後,仙女座星系直徑比滿月直徑還大6倍時的景象。 Original background shot of the moon by Stephen Rahn. Andromeda galaxy image via NASA. Composite photo by Tom Buckley-Houston.

AMIGA研究者利用哈伯太空望遠鏡取得的M31星系影像進行研究,在2020年初時就發現M31周圍有龐大的氣體暈。像M31和銀河系這類星系,周圍都有被氣體、塵埃、遊蕩的恆星和暗物質等包圍的結構,稱之為「星系暈(galactic halo)」。星系暈通常非常暗,肉眼極難察覺它們的存在;天文學家是透過M31後方極遙遠的類星體發出的光被其星系暈吸收的狀況來測量M31星系暈的大小。結果讓這些天文學家們相當驚訝,因為星系暈綿延到比先前已知的邊界還遠很多的地方,事實上,已經綿延到130萬光年遠,大約是M31到銀河系距離的一半左右,甚至在其他方向綿延得更遠,達200萬光年左右。

This illustration shows the location of the 43 quasars scientists used to probe Andromeda’s gaseous halo. Credits: NASA, ESA, and E. Wheatley (STScI)
圖二:天文學家利用43個類星體(橘色圓點)所繪製出的仙女座星系氣體暈(紫色光暈)的範圍。Credits: NASA, ESA, and E. Wheatley (STScI)

那麼,這意味著銀河系和M31的星系暈已經短兵相接了嗎?由於我們身在銀河系中,很難去偵測到真正的銀暈範圍到哪裡,但因M31和銀河系的大小與外型非常相近,天文學家因而大膽的猜測銀河系的銀暈大小應該和M31星系暈相去不遠。若此為真,那麼,M31和銀河系的星系暈的確已經交鋒,換言之,銀河系和M31的碰撞合併事件其實已經開始拉開序幕。

隨著M31愈來愈靠近銀河系,它的視直徑(看起來的大小)就隨時間愈來愈大。圖一中顯現的M31視直徑已經是滿月直徑的6倍左右,不過實際看到的M31不會如上方影像中這麼明亮。下方圖三分解圖和影片根據哈伯測量結果和電腦模擬結果,描述M31和銀河系未來碰撞合併的一系列過程。這兩個星系合併後,最終將形成一個像足球一樣的巨型橢圓星系。而本星系群(Local Group of galaxies)裡除M31和銀河系外的另一個大型星系—三角座星系(Triangulum galaxy, M33),雖然不會與M31及銀河系也碰撞合併,但卻是M31與銀河系合併的關鍵推手。

This series of illustrations shows the predicted merger between our Milky Way galaxy and the neighboring Andromeda galaxy.Image via NASA/ ESA/ Z. Levay and R. van der Marel, STScI/ T. Hallas/ A. Mellinger.
圖三: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碰撞合併的模擬過程。Image via NASA/ ESA/ Z. Levay and R. van der Marel, STScI/ T. Hallas/ A. Mellinger.
第一行  左:現在。  右:20億年後,M31的盤面已經明顯易見。
第二行  左:37.5億年之後,M31看起來更大了。  右:38.5億年之後,合併過程引起的新恆星誕生相當頻繁。
第三行  左:39億年之後,恆星誕生現象持續,且更明顯。  右:40億年之後,M31和銀河都被潮汐力拉扯得扭曲變形了。
第四行  左:51億年之後,M31和銀河系原本的核心呈現為兩片亮斑。  右:70億年之後,合併過程完成,形成一個句型橢圓星系,其明亮的核心主宰了整個夜空的景觀。

宇宙各處都有星系合併的事件正在發生。天文學家透過大型望遠鏡觀察這些碰撞事件,或是它們的殘骸。發生碰撞合併事件時,星系本身只是單純的互相穿越,其他啥事都沒有;這是因為其實星系內的恆星與恆星彼此間的距離,和恆星的大小相較之下大得多了,所以恆星本身極少發生互撞的狀況,M31與銀河系的碰撞合併過程亦是如此。M31含有約1兆顆恆星,銀河系內則約有3000億顆恆星,在碰撞合併過程中,兩星系內的恆星會被拋進新的軌道,環繞合併後的星系核心公轉。

但,地球和太陽系內的其他天體呢?根據天文學家的推算,地球和其他太陽系天體應該不會被摧毀。那麼,地球上的生命會不會受到什麼影響呢?天文學家們認為,在M31和銀河系合併時,太陽早已演化到外層大氣開始向外膨脹的階段,所以其實太陽的光度絕對亮度在未來40億年間是逐步穩定上升的狀態,抵達地球的太陽輻射也會隨之增加。所以很可能40億年之後,地球表面溫度上升而導致溫室效應失控,形成如同金星那般表面熱到連鉛都能融化的狀態,當然,生命大概也很難在這種嚴酷環境中繼續存活了。

此外,我們的太陽也在演化中,它最終會演化成一顆紅巨星,大約距今75億年之後,最外層大氣擴散進入太空,席捲整個太陽系,地球也無法倖免於難。或許屆時,某些地球生物已經有能力進行太空航行,所以早已離開千瘡百孔的地球,甚至已經離開太陽系,踏上尋找下一個適居星球的旅途中。也或許,悲觀一點,在那時的地球生物已經全部滅絕,在宇宙深處其他地方中還有沒有別的生物誕生亦未可知。

資料來源:Earthsky, 2020.10.15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2022/9/22秋分,秋季降臨

2020年11月天象提醒